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临汾市分行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着力推进“市县一体化”机制建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目标更精准、支持更有力,截至2024年6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2988.05亿元,同比增长14.88%,增速位居全省第2。
一、聚力“政策引导”,精准支持实体经济焕活力
人民银行临汾市分行聚焦做好“五篇大文章”和全市产业链布局,实现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通过与相关部门成立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工作专班,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持续深化“一链一品一特色”固链强企金融支持工程,截至2024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为重点产业链“链主”和“链核”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余额92.04亿元,同比增长28.3%。紧抓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窗口期,推动金融机构向临汾市碳减排支持工具领域发放贷款3.46亿元。全市绿色贷款余额301.01亿元,同比增长59.81%。临汾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12.2亿元,同比增长37.5%。截至2024年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通过向科技型企业融资获得再贷款、再贴现11.62亿元,推动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45%。大力推进“绿票通”再贴现业务,累计办理再贴现1.14亿元。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重点领域的特色金融产品库,涵盖263种特色产品,已投放贷款余额593.12亿元。持续扩容养老金融产品,指导金融机构推出幸福养老贷、金辉贷等养老特色信贷产品,着力丰富养老服务、银发产业的供给。指导金融机构开展自动数字化审核、放款等便利服务,助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二、聚力“提质增效”,提升金融管理与服务同发力
推进支付服务便利性,开展涉外卡(币)普及、适老化提升、智能化引领和零钱包全覆盖等“优化支付服务四大工程”,打造以云丘山景区为代表的智慧支付景区,制定“321”区域支付场景规划,全市重点地区和示范区中的重点商户实现外卡支付全覆盖。打造“尧风舜雨 无忧支付”具有临汾特色的宣传品牌,在洪洞大槐树祭祖活动和云丘山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活动期间开展大型宣传。制作《境外来临人员外汇业务办理指南》,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展现,为境外来临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外币兑换服务指引。优化现金支付服务,印发《临汾市持续优化现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方案》,举办出租车行业“零钱包”发放启动仪式,推动13家金融机构与出租车公司签订“现金便利化支付”合作备忘录。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山西省首家县域全覆盖反假货币工作机制。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涉农信用信息采集共享征信赋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县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深化反电诈和反洗钱工作,组织召开“2024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工作会议”,传导监管压力。推动全市法人银行机构接入“金融反诈一体化平台”,有效支撑公安机关依法对诈骗资金的快速追溯和查冻。与市税务局在税收反洗钱犯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制定反洗钱合作备忘录。优化国库管理服务,建立临汾市(县、区)财税库银联动协作机制,确保国库服务经济发展特别是服务县域经济力度不减。推进外汇收支便利化工作,新增2家企业进入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试点范围。进一步深化与地方政府部门联合监管,探索建立金融机构线索报告机制,推进可疑线索的综合研判及现场检查工作。
三、聚焦“市县一体”,同心擘画共同愿景强实力
人民银行临汾市分行为及时掌握县域金融机构的履职情况,建立了《临汾市县域金融机构向人民银行报告工作机制》,明确10个专业50个报告事项,为有效推进县域金融服务与管理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撑。相关业务条线各自创新建立了市县一体化系列工作机制。如建立山西省首家县域全覆盖反假货币工作机制,健全由地方政府主导、金融机构主办、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县域反假货币新格局;印发《临汾市打击洗钱违法犯罪“市县一体化”工作机制》,明确可疑交易处置工作、线索协查方式等,保障市、县反洗钱工作一体化推进;建立与市、县两级财政、税务、海关、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相关经验做法被《山西省国库信息》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