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岸畔的洪洞县,一棵古老又神圣的大槐树,见证了600年前波澜壮阔的明朝大移民,成为洪洞与亿万华夏儿女的纽带,承载了无数人的乡愁,也赋予了洪洞“华人老家”的根祖情结。3月29日,2024年“临汾·洪洞大槐树寻根问祖旅游季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序幕。4月,恰逢清明节,洪洞县推出“第三十四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暨国家非遗祭祖习俗展演”“第十五届洪洞名优小吃节”等活动,来自全国十八个省市的大槐树移民后裔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包括海内外华侨华人、台胞台商、异地商会企业家等,相聚于此,赓续根祖情怀。
为进一步方便此次旅游季活动期间外籍华人、游客来洪支付便利,满足境外来洪人员的支付需求,让游客感受到临汾人民的热情好客,真正感受到“归家”的温暖、踏实和幸福,人民银行临汾市分行提前部署,聚焦景区售票、酒店、购物消费等重点场景、重点区域,紧锣密鼓开展支付服务优化措施。
一、实现刷卡服务“手”到“拿”来
人民银行临汾市分行以打造“洪洞县大槐树景区支付服务示范区”为目标,着力改善景区银行卡受理环境,推动外籍来洪旅居人员在景区众多商铺消费时,可实现“一手刷卡一手拿货”的快速、安全的支付体验。一是改造境外银行卡受理设备,让消费支付更方便。引导辖区6家银行、1家支付机构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场景,以大槐树景区中心,按照“先重点商户、后需求商户”“先存量商户、后增量商户”的方式,为包括景区售票、餐饮、酒店在内的20余个商户布防了具备受理境外银行卡功能的pos机具。二是强化商户培训,让服务操作更熟练。银行和支付机构在布防机具时,主动向商户培训差错、争议交易的应对措施和处理机制,确保收银人员熟知境外银行卡刷卡的受理方式和受理机具的使用方式,提升收银人员对境外银行卡安全特征的识别能力。三是张贴受理标识,让外卡服务更明显。指导银行和支付机构及时为可受理外卡的商户张贴受理标识,便于用户识别和使用,按季对重点商户进行巡检,及时更新受理标识。
二、推动现金服务得“新”应“手”
“今天刚想去兑换点零钱,你们就直接来了,太感谢了!最近来的外国人都不习惯使用微信和支付宝,他们都喜欢使用现金和刷银行卡,我们这些小商户又不值当办个pos机,现金对我们来说最方便了,而且我们就需要这些1块、10块的现金。”4月1日,临汾市某银行机构为“第十五届洪洞名优小吃节”商户上门提供“零钱包”服务时,商户这样表示。
为配合做好此次活动的现金服务,人民银行临汾市分行一是推出标准化“零钱包”服务,建立“零钱包”主办银行网点制度,要求各主办网点根据服务客户的需求和特点,提供包含1元、5元、10元在内的定制化“零钱包”服务;统一“零钱包”内容标准,设置100元、200元、500元三种“零钱包”规格,并对零钱包主办银行网点“零钱包”发放数量、时间截点做出规定;引导主办网点在活动期间主动上门为商户提供兑换服务,让商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现金兑换服务。
二是建立现金业务兑换“绿色通道”,制定《临汾市持续优化现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方案》,一方面要求银行机构通过建立现金业务优先窗口、优先叫号等方式,提升现金业务,特别是“零钱包”业务办理效率;另一方面,引导银行机构开辟现金兑换服务“绿色通道”,张贴可兑换外币的标识,由擅长英语的工作人员指导完成服务。商户们纷纷表示“现在兑换现金不仅不用出门,连钱都是新的”。
三、坚持宣传工作用“心”出“新”
人民银行临汾市分行高度重视支付服务宣传,在内容上走“心”,在形式上出“新”。一是制作《外籍来临人员支付服务手册》,涵盖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等支付服务产品和使用流程,以及临汾市可受理境外银行卡的商户名录、外币兑换服务网点等内容,并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二是开展以“洪洞寻根祭祖节 支付服务有保障”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人民银行临汾市分行组织辖区6家银行机构前往洪洞大槐树景区开展支付服务宣传活动,引来了众多群众驻足询问。工作人员为现场群众详细介绍手册内容,告知大家如有支付需求可根据手册上的联系方式随时联系相关银行。
三是在网点设立支付服务咨询点。引导银行机构在景区附近的网点设立支付服务咨询点,常态化开展支付服务宣传,解答群众支付疑问,做好境外银行卡刷卡、ATM银行卡取现、个人本外币兑换等标识张贴,不断提升外籍来华人员对境内支付服务的认知度。
下一步,人民银行临汾市分行将持续发力,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为保障民生、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支付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