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访问人民银行主站
首  页 机构简介 公告信息 工作动态 金融数据 区域金融 政务公开 金融知识 办事指南 热点专题 机构领导
高级搜索
| 我的位置:山西省分行 > 区域金融

人民银行山西晋城市分行引金融活水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字号 文章来源: 2024-03-08 08:38:45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23年,人民银行晋城市分行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人民银行总行决策部署,引导全市金融系统持续发力支持实体经济复苏,为地区经济稳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2023年末,晋城市生产总值实现同比增长7%,分别快于全国、全省1.8个和2.0个百分点,工业、服务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普遍高于全国、全省水平。

一、坚持系统谋划,着力完善支持实体经济工作机制

人民银行晋城市分行紧紧锚定落实国家金融决策部署和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从完善服务机制入手,着力构建具有晋城特色的金融工作体系。一是政策引导定方向。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精准有力落实好稳健货币政策更好支持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晋城市重点产业链金融链长制实施方案》等4个专项方案,引导银行机构聚焦能源革命、“六新”发展等经济转型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二是整体部署强推进。组织开展“抓落实 同发力”政策传导调研行,分批次、分领域深入银行机构开展调研座谈,向各银行机构通报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问题,传达货币信贷政策要求,推动金融政策落实。三是部门联动聚合力。强化与晋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部门沟通对接,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激励约束等方面形成合力。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建立地方国企债券风险监测信息共享机制,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银企对接会,进一步畅通政银企对接渠道。四是监测调度促落实。建立货币信贷重点工作监测机制,在全年各月度、季度节点,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节奏有序。2023年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2498.6亿元,同比增长23.6%,较年初增加477.2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18%,利率较上年下降0.29个百分点,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二、坚持靶向发力,精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引领作用

人民银行晋城市分行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调整功能,快速跟进,精准发力,推动央行政策红利尽快惠及市场主体。一是优化业务流程。开辟货币政策工具政策传达和业务办理“绿色通道”,为银行机构提供全天候不间断服务,保障央行低成本资金迅速供给。指导银行机构开设符合再贷款利率加点要求的“助企贷”“复工贷”“金信贷”等系列信贷产品,提升办理效率。二是强化政策宣传。联合市能源局、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政策宣传机制,制作支农支小再贷款、碳减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电子宣传册,“线上+线下”全方位开展宣传,提升市场主体政策知晓度。三是完善配套机制。落实再贷款“2+1”融资机制、“再贷款资金+信用保证基金”融资机制,增强敢贷愿贷信心,撬动信贷资源更多流向涉农、小微市场主体。发挥好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作用,梳理推送清洁能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等企业、项目360余个,组织银行机构逐一开展融资辅导,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2023年,全市累计投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51.3亿元,支持民营、小微等市场主体3808户;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4384.3万元,撬动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净增21.8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交通物流等专项再贷款累计落地33.9亿元,平均利率3.12%,服务企业项目30个。

三、坚持重点突破,持续深化薄弱环节金融服务

人民银行晋城市分行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组织实施五项“专项行动”,加大对民营小微、制造业、低碳转型、乡村振兴等薄弱环节支持力度,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一是实施“民营小微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联合市中小企业局实施《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行动方案》,建立涵盖167家企业的“专精特新”名录库,精准提供融资支持。督促金融机构公示贷款授权、授信、受理回告、尽职免责“四张清单”,压缩办贷理环节、材料数量和时长,提高民营小微企业获得感。引导银行机构深化与政府性担保机构、信保基金、首贷续贷服务中心的对接,推广首担贷、兴企贷等金融产品,提升服务适配性。2023年末,全市民营经济贷款余额470.68亿元,同比增长20.78%;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44.3亿元,同比增长43.3%。二是实施“制造业金融支持深化”专项行动。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实施重点产业链金融链链长制,明确十条重点产业链链长银行,推动建立“一行一链多企”服务机制,全力支持重点产业强链延链补链。组织召开金融服务产业链、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大会,组织银行机构集中宣讲金融政策、回应企业关切,促进12家银行与45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19.9亿元。引导银行机构聚焦不同制造产业链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推出铸造贷、科创贷等专属产品,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2023年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226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同比增长29.4%。三是实施“转型金融加快发展”专项行动。牵头市金融办、工信局等10部门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转型金融支持晋城市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实施方案》,明确实施夯基、创新、激励、示范“四大工程”,推动转型金融有效开展。配套制定转型金融支持目录和企业项目两个清单,明确8大支持领域、53户低碳转型“白名单”企业,确保转型金融“有的放矢”。制定《“晋碳通”再贴现业务实施方案》,优先支持银行机构为低碳转型企业办理再贴现业务,强化激励引导。截至2023年末,已办理转型企业票据再贴现4690万元。全市绿色贷款余额209.6亿元,较年初增加72.7亿元,同比增速54.7%。四是实施“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制定《晋城特优农业贷实施方案》,协调设立1000万元特优农业贷风险补偿金,由风险补偿金、农业担保公司、合作银行按5:3:2比例分担风险,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难题。组织落实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持续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3年末,全市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2.2亿元,支持脱贫人口4394户。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累计评定信用村605个,建立农户信用档案18.10万户、评定信用户14.33万户。指导开发推出“黄梨贷”“红薯贷”“致富贷”等10余款专项信贷产品,提升金融服务契合度。2023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1117.5亿元,较年初增加65.1亿元,同比增长22.1%。五是实施“跨境人民币结算”专项行动。认真贯彻贯彻“本币优先”理念,通过组织推动、部门联动、优化服务等措施,多维发力提升跨境人民币业务质效。实施“名单制”管理,建立全市跨境人民币“白户”“首办户”“潜力户”“重点户”企业等四张清单,推送至金融机构开展“一对一”融资对接。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金融服务入千企”宣传活动,引导企业紧抓人民币汇率相对较低的优势,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比例。认真落实跨境结算便利化政策,指导银行机构大力推广电子化单证审核,简化业务流程,提升涉外企业的获得感。2023年,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54.7亿元,同比增长99.8%;为16户企业办理便利化跨境人民币结算20亿元,经常项目加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额占到本外币结算额的54.3%,服务质效进一步彰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135号 邮政编码:030001 电话:0351-4922443 传真:0351-4922700  
京ICP备05073439号 网站标识码:bm2500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016号
网站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最佳分辨率:1024*768